-
首頁 >> 心理健康
郾城區第二實驗中學健康教育實施計劃
郾城區第二實驗中學
健康教育實施計劃
為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我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促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的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探索心理輔導意義、內容、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對中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輔導、心理訓練、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維護 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1、智能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并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而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等;2、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3、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并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4、人際關系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知道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5、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于個體面隊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6、性心理教育,即關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性別認同,指導學生認識和掌握與異性交往的知識和技巧。
(二)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而開展的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內容,多屬矯治范疇。具體包括:1、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植腊Y、厭學等;2、情緒問題,主要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問題;3、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征,如多動、說謊、膽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癥狀與反應;5、性行為問題,主要指由于兒童的性無知而產生的性游戲行為。
(三)學生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心理潛能的開發與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判斷、推理、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同時,還包括對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能動性。 實施原則
三、遵循的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教師在其中的科學輔導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指導學生逐步學會自我激勵、自定目標、自訂計劃、自主學習、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做自己發展的主人。
2.理解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在于師生雙方的真誠合作,而理解是合作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尤為關鍵,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要維護學生的心理權益,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用理解和尊重建立起真誠的師生合作關系。
3.發展性原則。從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入手,著眼于整體素質的發展。傳授知識和促進發展,以促進發展為最終目標;發展性目標和補救性目標,以發展性目標為主。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
4.差異性原則。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5.活動性原則。心理素質在活動中形成,在活動中體現?;顒邮腔A。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認識、踐行,通過活動促進發展。
6.協同性原則。素質是個系統整體,其各部分、各要素相互制約是協同性原則的根據。身與新的素質要協同發展,即德、智、體、美協同發展,心理的知、情、意、行協同發展。
四、 實施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育以及其他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2.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即通過班級各科教學、班集體建設、班級活動、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以及整合班級內外、學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實施心理健康 教育,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
3.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要與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內容有機結合,同時,可利用活動課、班團活動等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
4.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納入教育教學計劃。結合校本課程的開設,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課堂,通過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課取直接的一種手段,也是當今中學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為所有學生都能夠接受到基本的心理素質教育提供了重要保證。我們所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包括“學習心理指導”、“人際交往指導”和“升學就業指導”等在內容安排上各有特點。如學習心理指導課重在對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高效率地學習、記憶規律、記憶策略、思維方式等。人際交往指導重在對學生交友的認識、情感和行為進行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優化人際關系,克服與調整人際交往的偏見,以及如何正確處理異性交往等。升學就業指導重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職業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己應有的能力等。
5.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為了拓寬師生間心理交流的渠道,加強對學生的個別心理輔導,學生之家利用課間或課外活動時間開展面詢。并計劃設立心理咨詢信箱,派專人定期開箱和及時回信。
6.優化校園心理環境。美化學校的校容、校貌、教室設計等硬環境,以喚起學生對生活美的聯想、凈化和陶冶學生的情操;優化校園文化,重視校風、校紀、人際關系、師生行為規范以及班集體建設等軟環境建設,給學生以心理感染和教育訓練,導向學生的行為。
7.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計劃建立學生的健康檔案,并將檔案輸入微機,實行計算機管理。心理檔案由學生之家負責保存管理。檔案中記有學生的學習成績,心理健康狀況和各種心理測試結果和個別咨詢的情況。班主任老師也要將相關學生的德智體方面的表現提供給給學生之家記入檔案。同時我們要加強心理健康的理論學習,取得教育對象信賴,不斷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入持久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證。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和與各種學科教學的關系。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途徑:
1、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融入在學科教學、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等多項工作中;
2、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開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文體活動;
3、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等。
基本方法有:
1、學科教學滲透法
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科教學之中,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學科教學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幾個問題:
(1) 要注意挖掘學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內容。不管什么學科的教學從心理學和教育學意義上看,都是對學生心理的發展施加影響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注意挖掘和組織好對學生心理產生重要影響的學習內容,使其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這就會使學科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2) 要注意學科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的心理是在活動中發生發展的。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學科課程的教學,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盡可能使每個學生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使他們的心理素質通過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得到訓練與提高。
(3) 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境。學科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還在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和諧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無拘無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圍。同時,還要特別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對這些學生不能僅從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方面下工夫,而應著重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輔導。
2、活動輔導法
活動輔導法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動之中,學生通過游戲和其他饒有興趣的心理輔導活動,逐步領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運用心理輔導活動方法開展心理教育,活動設計要多樣化,可根據不同的心理輔導內容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不同的活動形式,如角色、游戲、小品表演、講故事、猜謎、討論、文體活動等;每項活動設計至少要達到一向明確的心理輔導目標;心理活動的開展盡量與班對活動和第二課堂等活動結合起來,不要使活動成為一種新的課業負擔;同時,教師對心理輔導活動要精心準備和組織。
3、個別心理輔導
個別心理輔導主要是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習進行心理輔導,以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問題,克服心理障礙,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發展。
(1)進行個別心理輔導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有:
a.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人格,要使自己成為這些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b.慎用測驗,要科學準確地診斷心理問題而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c.與家庭密切配合,幫助家長提高心理輔導水平,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行為表現,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心理輔導合力。
(2)個別心理輔導的方法:a.心理談話和咨詢。通過心理談話和咨詢,了解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現狀,并在談話過程中對所了解的心理問題進行解釋和輔導,指明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b.心理行為訓練,即針對個別學生突出的心理問題,設計專門的活動對其進行心理行為訓練,通過訓練達到提高某種心理品質的目的;c.心理診斷與心理治療,對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疾?。┑膶W生,通過科學的心理測驗和診斷,找出心理病原,再運用心理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如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放松訓練法、模仿學習法、行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森田療法等,都是科學有效的方法。
4、環境渲染法
環境渲染法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種輔助方法。主要方式有:
(1)心理輔導室 有專職教師負責,專門解答學生提出的多種心理健康問題,負責指導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心理信箱 學生書面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有心理輔導老師作出解釋或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生書面提出心理健康問題應允許他們不記名,以便于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3)心理健康專題廣播 通過學校廣播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以提高全校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能力。還可通過廣播公開解答一些學生提出的各類心理問題,這種方式影響大,效率高,不失為一種好的宣傳方式。
(4)板報宣傳 運用黑板報或墻報的形式,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失為一種簡單實用和富有成效的好辦法。由于板報宣傳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強的特點,因此最適宜于各班級運用,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具備心理輔導老師的素質,這樣才能發揮好板報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上一篇::中學生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下一篇::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總結